仲为国:从马云回应996看企业发展挑战
2017年1月4日至2017年1月12日期间,企业公司股价由7.85元暴涨至22.62元,前后仅有8个实际成交日,区间涨幅高达188.15%。
小米过高估计了自己生态链的价值,发展这是2014年小米上下陷入癫狂的后果。但是没想到啊,挑战这一笔大钱没有拿到,一年后想价格战打华为力不从心,同时OPPO、VIVO的重线下模式又崛起。
何况2014年小米全年在憋的大招小米Note,企业不上指纹识别,这么大的事情肯定不是别人能决定的。比如最近在小米高管中比较活跃的尚进,发展就是金山系的老人返巢。小米直到今天,挑战雷军仍然是事必躬亲冲在第一线的,MIUI里面一个icon不好看了,雷军看见了也要说的。
企业这篇文章很能反映目前小米不少员工心态的缩影。春节前的极客公园GIF大会,发展雷军露面,讲了很多小米MIX的故事。
给人的感觉他虽然不能回到2014年,挑战但是可以回到了小米创业之初,甚至回到那个在金山时的雷军。
如果没有意外的话,企业2017年Q1小米国内的市场份额,将会创下新低。换句话说,发展一直到手机业务退出历史舞台之前,HTC仍旧只是个手机组装工厂,与富士康等代工厂商最大的区别,估计也就是其所拥有的HTC品牌了。
因为在这些年里,挑战HTC没有在手机供应链上的任何优势,挑战没有专利,缺少技术及研发,也没有生产零部件的能力,想要跟诺基亚、微软一样单凭技术专利就能有相当大的收入是不可能的,想要转型成为手机零部件生产供应商也是不可行。但是要在手机这个领域继续生存已经不现实了,企业不如将全部资源都投到接下来即将爆发的VR行业,起码竞争还没进入红海。
后期的HTC,发展处处都要受制于人,更遗憾的是HTC长期安于现状,在后面5年的时间里,哪怕能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,也不会这么快就败家。企业在面对激烈变化的环境以及严峻挑战竞争之时,挑战为谋求生存与发展,往往不得不做一个总体性、长远性的打算。
(责任编辑:高钧贤)
-
” “我们会一直保持每年接触数千个创新团队的节奏,优秀团队既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创新之源,也是驱动我们不断学习快速成长的最大动力。...[详细]
-
业内因此一度引发关于“汽车分时租赁的商业模式是否可行”的大讨论。...[详细]
-
公开市场投资者投资一家企业,除了看未来的项目募股资金投向外,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该公司的历史业绩的,由于证监会要求上市企业拥有最少3年的历史业绩。...[详细]
-
生活中处处都有无形的浪费,被视若无睹,而在外用餐剩余的瓶装水一般不会带走。...[详细]
-
蚂蚁金服方面强调,这是各投资方共同讨论决定的。...[详细]
-
” 作为雷军十几年的朋友,毕胜对雷军的话从不怀疑,既然大哥给指了条“明路”,那就干。...[详细]
-
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,走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回报可言了,只能说是一种止损的方式罢了。...[详细]
-
他跟班上的同学借了4000块钱,自己搞了一本《零点一度》杂志,全校3000多人,他卖出3000多本,赚了几千块...[详细]
-
还有一类创业者看到了现实,但是只看到了脚边一小片现实,对于整个巨大的商业现实是没有看到的。...[详细]
-
私募君整理后,分享出来,供大家周末消遣。...[详细]